《吞只活猫》公开课让我有机会在这里成为了“键盘侠”,卡耐基说有时候自嘲也可以是一种生存之道,那就来吧,让自己成为键盘侠。套用资料包里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我们一定不要把好的东西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送给孩子。”我深深被这句话给吸引了,并且引发了我追索自己在课堂上是不是也做了这样的行为。同样的,今天的公开课我也用了这样的角度来看课。
这次的公开课我很希望我可以看到有不一样的破点,可能更应该说我希望能看到陪伴着我成长的协会能够有不一样的成长,我满心期待。第一堂公开课下来,我感觉有点失落,我脑海里弹出的问题是,备课小组的工作是不是拿捏得有所不当呢?整堂课确实是真实的,但是好像让我看到了我实习的影子。课堂里的方法确实运用了最好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整体来看,这堂课失去了课堂真正有的重心,学生抓不到重点。(有人应该会骂我,你厉害讲!你来教啊!)
这个方面引领我思考,每一次我们观课或评课的方式是不是做得不够好还是方向偏移了?我们好像只看到了堂课里的细节,吸收了细节,但是却拿捏不当,然后又把细节套用在课堂上,结果实践的时候却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效果,然而在反思时,却没意识到自己用的细节其实是不适合孩子的,而是认为孩子没有一定的能力。这个过程就好像,我们认为这双鞋子很好穿,然后要把它硬塞给孩子。我们看到的,不代表孩子看到,我们发现的不代表孩子能够发现,我们认为好的不代表适合孩子。这一点也是让我今天反思自己的一个点。
第二堂课给我的感觉有点闷。这也是一堂真实的课,只是课上我自己本身看不到里头的亮点。排除国情不同这个方面,我认为第二堂课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真正最纯的阅读模式。阅读就是拿起一本书或文章一起阅读一起思考,刚才的课上着上着又好像变成了一堂有目的的学习课了。关键在于阅读,实实在在的阅读好像没有完完全全的在发生,里头夹杂了好多的学习模式。
思考了一阵子,我觉得参与公开课看的不能只是课堂里的教学而已,评课的指引也非常重要,因为那是引导看课的我们转换思路的一个方向。如果指引做得不够可能公开课的模式只能一只在同一个圈里打转。公开课给我的不是让我看见教学的方法,而是让我看见如何在教育上继续前进的可能。教学上没有对和错,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而已。教学的适合不是用在老师适不适合这个教学方法,而是老师用的教学方法适不适合学生。
阅读的本质重于阅读和思考,这个方向好像很简单可是却好像很难做到。我感谢这公开课推动了我留点自己的反思纪录。
我佩服上课给我们看的老师,你们的勇气是我最宝贵的思考泉源。谢谢!